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0755-2583 6666

免疫细胞疗法受关注 —2018创新性肿瘤治疗策略国际会议圆满结束

作者:万利加 日期:2020-09-11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药的应用,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所提升。但是,癌症尤其晚期癌症依然是难治之症,迫切需要研发新的抗癌策略。


图为2018创新性肿瘤治疗策略国际会议现场

 12月3日,由深圳市李伟波慈善基金会、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李伟波罕见病研究中心、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中国基因集团(香港)共同主办的2018创新性肿瘤治疗策略国际会议在深圳顺利举行,来自国外内肿瘤领域的20多名顶尖专家为参会的500多名业界学者、专业人士针对肿瘤创新性治疗策略这一主题,尤其是国内外免疫细胞疗法的新进展,包括利用AAV9载体传递抑癌蛋白,直肠癌及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肿瘤的生物治疗等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研究等,做了精彩的分享与深度的解析,其中,免疫疗法以及新的研究方向成为专家们探讨的重点。


图为李伟波主席致欢迎词

开幕式上,深圳市李伟波慈善基金会创始人、香港万利加集团董事局主席李伟波先生首先向与会嘉宾致欢迎词,他着重提到:“现代生物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我们最终攻克肿瘤诊治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提供了可能。干细胞、肿瘤免疫治疗、肿瘤靶向治疗、肿瘤生物治疗,基因测序、基因细胞治疗等的发展和应用为肿瘤诊治开辟了广阔空间,展现了崭新的前景。希望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一展风采,就肿瘤诊治领域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广泛、前沿、热烈的交流,为广大肿瘤科技工作者带来多维、立体、全新的视角与理念。”

国际大咖探讨肿瘤的创新性治疗策略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来自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增癌症患者预估将近400万例,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口也达到了将近230万人,每天有21人被确诊罹患癌症,中国已经成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继手术、化疗和放疗后,免疫细胞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主要治疗方式。肿瘤免疫疗法包括肿瘤疫苗、CAR-T细胞治疗、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如PD-1/PD-L1<抗体)、NK细胞新型疗法以及小分子抑制剂等。


     美国麻省大学分子、细胞和癌症生物系教授和主席,麻省大学医学院癌症中心主任Michael R. Green教授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他的实验室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使用功能基因组方法来识别癌症和其他疾病中涉及的新基因和调节途径,这些基因和途径可增强我们对疾病状态分子基础的理解,并代表治疗干预的新靶点。最近,他的实验室确定了两种可用于治疗的分泌型肿瘤抑制蛋白,并且已经开发出有效的基于腺病毒的基因疗法,在小鼠中进行安全和可逆的递送实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医学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教授以“肿瘤微环境和生物治疗研究进展”为题分享了有关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与靶向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认为未来肿瘤免疫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寻找免疫治疗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二是优化治疗策略,开展联合治疗。免疫治疗应用时机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免疫治疗是一线使用还是二线,还是最后使用?是手术前使用还是手术后使用?这些都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回答。第三个方面,个体化免疫治疗。肿瘤细胞存在异质性,并不断进化,而患者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个体差异也很大,二代测序技术可能帮助找到更多新抗原或者特异的细胞毒性T细胞,TIL、CAR-T以及TCR-T等基础上进一步的基因编辑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免疫治疗疗效,这些免疫治疗手段也更加个体化。

    在 “基因和细胞疗法-通往今天和未来的道路”的主题阐述中,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李伟波罕见病研究中心联合主任、红瑞基因治疗中心主任、微生物学和生理学系教授、麻省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的“Penelope Booth Rockwell”讲座教授高光坪指出:“我们把免疫细胞的功能重新激活,然后起到杀伤癌细胞的作用,而不是用外来的化学或者物理方法去杀伤癌细胞,所以从有效性和安全性来讲,免疫治疗比起放疗和化疗要更有效、更安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围绕“具有液体活检的诊断和预后模型的新方法、用于胃肠癌的靶向药物组合以及用于胃肠癌的免疫疗法”等为与会专家、学者做 “靶向生物治疗癌症的临床研究”的主题分享。


      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血管外科主任路路易斯·梅西纳介绍了肥胖与患癌风险的分子机理,以及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近年来,路易斯·梅西纳在先天免疫和炎症调节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表明先天免疫和炎症是由氧化应激依赖性造血干细胞自主机制调节的,这些突破性的发现已为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造血干细胞为基础的治疗获得了多项专利,包括一种新的癌细胞免疫疗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卢铀介绍,在目前临床应用中,免疫治疗的一个策略和最大进展就是PD-1/PDL-1免疫疗法。该免疫疗法是通过PD-1或PD-L1蛋白质抗体,抑制PD-1和PD-L1的信号通路,从而恢复T细胞的正常识别和防御攻击功能,杀死肿瘤细胞,这也是当前备受瞩目的新一代抗肿瘤疗法,旨在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细胞。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5个抗PD-1或PD-L1单抗药物上市。今年6月,首个以PD-1单抗药物“欧狄沃”也获批在我国上市。不过,PD-1或PD-L1免疫治疗的费用非常贵,一个病人一个月大概花费是3-4万元,这对一般的家庭来讲非常昂贵。为此,我国也在加快PD-1/PD-L1 抗体药的研发,目前在研的企业也超过10家。据悉,国产的PD-1/PD-L1类药物也很快就能获批上市,届时将大幅降低肿瘤患者的费用。

“千万别以为有了这个治疗,癌症就解决了。”高光坪强调。实际上,针对大部分肿瘤,单药使用PD-1抗体的有效率非常低,只有10%-20%。所以,肿瘤的治疗还有很长的路。他介绍,目前全球科学家都在关注如何提高免疫治疗的有效率,都在做各种尝试,其中,一个最简单的策略就是联合治疗,比如联合化疗,联合靶向药物等,都有可能提高PD-1免疫疗法的疗效。

       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和分子、细胞与癌症生物学助理教授克莱格·希尔从“为什么寻找新的癌症基因十分重要”这个疑问出发,详实分享了“黑素瘤中靶向配体-从属细胞生存时间”的主题。

      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罗湖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内科科主任高文斌在“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主题演讲中总结到:“未来,随着循证的积累,抗血管生成联合EGFR-TKI可能成为一线突变患者的新选择。免疫治疗也表现出治疗上的优势。并且,跟其他疗法的组合会开拓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晚期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武器。”

       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分子、细胞和癌症生物学教授卢西奥·卡斯蒂利亚从“了解白血病发展的分子驱动因素、确定白血病进展和抵抗的治疗脆弱性、开发针对白血病治疗的靶向疗法”等三个方面深入浅出的分享了“白血病靶向治疗的发展”主题。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乳腺肿瘤医学部学科带头人宋尔卫在“治疗癌症范畴:化敌为友”主题分享中,以乳腺癌为例,围绕“乳腺肿瘤微环境”做了详细的讲述;他指出,早在1998年其团队就开展了保乳手术,长期随访数据显示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相比切乳具有更好的疗效。

 会议中,与会的残友集团创始人郑卫宁,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监、IPS首席科学家李陶,美国基因与细胞学会主席、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李伟波罕见病研究中心联合主任高光坪教授,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癌症中心主任迈克尔.格林博士,罗湖医院集团肿瘤内科主任高文斌等专家还就创新性肿瘤治疗进行了互动。

      郑卫宁会长被医学界称为“生命不可思议的奇迹”,他以自身一个先天性重度“血友病”患者的角度为现场专家、学者以及嘉宾讲述了自己在2016年,63岁的年纪又被查出胃癌,切除了五分之四的胃,更有“重症糖尿病”、“重度高血压”“双腿肌肉严重萎缩”等多种病症的前提下,坚持与时间赛跑、积极抗争治疗,接受免疫细胞治疗前后的经历。他特别提到,在坚持每周2次的免疫细胞输入,原本化疗后脱落的白头发、白眉毛都不可思议的重新长了出来,还是黑色的,手上的老人斑也消失了,生活质量也比手术前高很多,而面对高强度的工作,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这对于他和他的家庭都是一个莫大的受益。

 IPS首席科学家李陶也从自身作为一个肿瘤治疗研发者和患者的双重角度做了个案分享。他讲述到,在五年前得知自己患了“结直肠癌”后,怀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坦然面对、积极为自己制定免疫细胞治疗方案。他认为,免疫细胞的治疗对减少化疗带给他的副作用帮助是非常大的,且在术后还增强了他的免疫能力,因此现在能维持一个非常好的状态,面对高密集度、高强度的工作,精力也十分充沛。

将把创新性肿瘤治疗作为重要方向

2013年,《科学》杂志将免疫细胞疗法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之首。

2015年,罹患脑癌的美国前总统卡特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治疗,实现了彻底康复。同年,罹患了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症台北少女润润在几乎被世界多位科学家放弃的情况下,找到干细胞与基因技术专家连祺周教授,经过多轮会诊,进行了首宗自体干细胞基因修复移植治疗并获得了重大的进展

2018年,两位免疫疗法科学家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免疫细胞疗法”也被认为是肿瘤治疗领域的第三次革命。

近几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好消息不断,目前已在多种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中展示出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多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临床应用。在我国,每年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数量也以超过30%的速度迅速增加,一场前所未有的医学革命正在来临。

“免疫疗法”打开癌症治疗一扇新的大门,目前深圳肿瘤免疫疗法也有新进展。罗湖区人民医院已经开展了NK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项目,为肝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晚期实体瘤患者进行免疫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反应。未来,中国基因集团与罗湖医院集团合力打造的中国首个基因与细胞医院也将把创新性肿瘤治疗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方向,为国内外肿瘤患者带来希望。

中国基因集团(香港)coo徐愈富介绍,目前基因与细胞治疗医院的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也将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医院资质。该医院将提供细胞储存研发、细胞制备研发、基因测序、成人及儿童筛查等服务,为胰腺癌、胃癌、肠癌等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支持,为国际国内专家们的科研成果在基因与细胞治疗医院落地打下良好基础。除了罕见病外,基因与细胞医院还将把创新性肿瘤治疗作为研究研究和治疗的重要方向,助力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按照规划,明年还将就基因与细胞治疗先天性失明、艾滋病等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高难度议题召开国际研讨会议。

“全球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已经做了很多基础研究,但与美国相比,我国对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和创新药物的审批速度仍比较忙,专利也少了很多。我们希望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相关规范,把细胞免疫疗法作为一个常规的治疗手段,提高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说。





返回

上一篇:联合国友好协会终身董事、全球首席运营官啜涛静一行访问集团

下一篇:李主席应邀参加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2018年授职仪式